各二级学院、部门,附属医院: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渭职院发〔2010〕70号)有关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学院决定开展2015年度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方向,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范围和立项数量
申报范围:申报人可参照《2015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见附件1)确定选题,也可结合我院教育教学实际,自行确定其他选题。
立项数量:今年计划设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每项经费资助5000元。教务处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经公示后公布立项结果。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要求
1.申报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改革基础、环境和相应条件,在人员、政策上应有相应的保证。
2.申报项目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从我省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注重系统研究、整体优化、综合实践,要有一定的推广性。鼓励由二级学院统筹,以学科、专业大类为主线,集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改革于一体的系统研究。鼓励跨二级学院或跨校联合选题申报。
3.已列入省、部级或院级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不再申报。与已批准立项的省、部级和院级项目属同科类、同专业、同类型,且无新思想、新发展的,不再申报。已立项研究较多,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如无创新发展,原则上不再立项。
4.本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周期为两年。
5.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无知识产权争议,突出创新,重视应用。凡学院资助的项目,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为学院和项目组(或个人)共享。
(二)项目申请人要求
1.项目主持人原则应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在一个职称段内只能申报立项1次。
2.项目主持人应具有独立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并对申请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前期准备。
3.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人可独立承担,亦可成立项目组,项目组不得超过五人。
4.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一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且只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再参加其他一个项目的申报。项目组成员最多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报。目前承担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且未结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本年度项目。
四、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报(5月8日—5月26日)。项目申请人如实填写《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附件2)及《项目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于5月26日前将有关申请材料送交二级学院。
(二)资格审查(5月26日-6月1日)。各二级学院依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填写的内容和必备条件等进行认真审核,签署推荐意见。于6月2日前将项目申报材料纸质版及配套的电子版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科。
(三)评审和立项(6月2日—6月12日)。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评审组专家分类进行评审,报院长办公会批准立项。
五、申报材料
(一)各二级学院于2015年6月2日前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一式3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项目设计论证》活页(一式9份)、《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汇总表》(附件4,一式1份)等材料报至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电子版发送至wzyzlk@126.com,逾期不再受理。
(二)各二级学院推荐一名评委,并填写《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评审组成员推荐表》(附件5)。凡参与申请项目的人员不得参加此次评审工作。
(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相关电子表格可从学院网站或教务处网站下载。
六、其他事项
(一)请各二级学院加强统筹,做好动员、组织与指导工作,确保项目质量,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
(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教务处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各部门人员申报项目,按照所属专业,必须通过相应的二级学院进行申报。
(三)除公共基础课、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外,单门专业课程的改革或课件的开发,不推荐参加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
联系人:魏恒 李勇 联系电话:2362109 3033101
附件:1. 2015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
3.项目设计论证活页
4.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汇总表
5.2015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评审组成员推荐表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5年5月6日
附件1
2015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15—2017年)
一、总体要求
为作好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特制定本指南。指南列出的内容供各高校参考,其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方向,不是具体的项目名称。申请人可在本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
本次设立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特色专题,各高校根据实际,确定选题。
二、立项指南目录
1.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1适应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1.3陕西省高等学校分类指导研究
1.4陕西省高校“对接牵手”研究
1.5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1.6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1.7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8基于校情分析的高校规划制定策略研究
1.9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1.10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1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关于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及培养模式的研究
2.2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与实践
2.3各类卓越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2.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2.5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2.6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7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8以学生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9基于毕业生入职条件调查(社会需求调查)的高校学生培养规格与标准研究
2.10适应高考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3.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3.1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2专业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与预警机制研究
3.3 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3.4构建特色专业群研究与实践
3.5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高校专业调整预警机制研究
3.6高校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7高校各级各类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8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9高校大型网络公开课(MOOC)平台研究与实践
3.10微课在本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3.11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教师教学素质提升研究与实践
4.1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2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3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体制与机制研究
4.4发挥教学名师引领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4.5 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4.6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7基于教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4.8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4.9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5.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5.1高校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建立和路径选择
5.2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5.4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5.5面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5.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5.7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与实践
5.8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5.9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5.10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
6.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6.1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6.2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6.3高校网络在线学习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6.4区域高校学分互认机制研究
6.5高校联合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的研究
6.6政府主导下的协同育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6.7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6.8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6.9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
7.1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与探索
7.2“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与示范、推广、共享机制研究
7.3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研究
7.4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5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7.6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研究
7.7学分制改革研究与实践
7.8完善高校内部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7.9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研究
7.10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反馈机制研究
8.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专题
8.1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2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8.3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8.4高职高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8.5“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8.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8.7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8“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
8.9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8.10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
8.11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8.12高职高专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8.13高职高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9.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题
9.1高等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9.2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9.3高等继续教育学分互认、转换机制研究与实践
9.4高等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体制机制研究与实践
9.5高等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培训体制机制研究。
9.6高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10.其他
10.x申报者可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自行确定其他选题。
附件2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
项 目 申 报 书
项目名称
主 持 人
参 与 人
申报单位 (公章)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
教务处 印制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内容均需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
二、封面左上方“申报编号”及右上角“立项编号”申请人不填。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
三、表格内容填写要求:宋体五号字;段落行距21。
四、本表报送打印稿一式3份并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五、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教务处教学质量科联系咨询。
联系电话:教学质量科 2362109 3033101
电子信箱:wzyzlk@126.com
| 项 目 主 持 人 情 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专业技术职务 |
|
行政 职务 |
|
从事专业 |
|
| 工作单位 |
|
联系电话 |
|
邮政编码 |
|
| 通讯地址 |
|
E—mail |
|
| 1.主要教学工作简历;2.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
| 项 目 组 主 要 成 员 ︵ 不 含 主 持 人 ︶ |
姓 名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 职务 |
工作 单位 |
主要研究领域 |
承担 工作 |
签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立项依据及目标 |
| 1.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的研究实践基础) |
| 2.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拟采取的方法及主要特色 |
| 3.预期成果 |
| 二、项目研究的方案设计 |
| 1.包括研究思路、方法和时间安排 |
| 2.项目研究保证措施 |
| 3.推广价值 |
| 三.经费概算 |
| (一)资金来源: 1.申请学院专项经费 2.自筹 3.其他 (二)资金运用: 1. 2. 3. |
| 二级学院推荐意见: 二级学院(盖章): 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
| 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学院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项目设计论证》活页
项目名称: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项目设计论证
| ·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
| |
——活页1——
——活页2——
——活页3——
完成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项目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
| |
——活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