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政办公室
 首页 | 部门概况 | 会议纪要 | 服务指南 | 保密工作 | 档案工作 | 脱贫攻坚专网 | 校园普法 | 信息公开 | 学院首页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送阅>>正文
 
教师上课迟到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 送阅(第3期)
2014-03-20 08:19  

一、基本事实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纪律,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学院教学工作检查组于2013年11月14日和2014年2月24日—25日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了集中检查。检查中发现,教师中存在上课迟到或早退现象,个别教师竟迟到20分钟左右,在学生中造成不好影响。2013年11月14日上午第三节课,基础课部刘阿莉老师在护理五高1101班的《英语》课迟到7分钟;护理学院马朋丽老师在护理五高1108班的《病理学》课迟到7分钟。2014年2月24日上午第一节课,基础课部陈建文老师(聘任)在中药高职1301班的《大学英语》课竟然迟到20分钟;2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思政课部王天明老师临时调整了中药五高1301班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课的授课时间,但未按程序办理调课手续并通知学生,致使该节课无老师到岗。

二、造成后果

教师上课迟到,不仅违背师德师风,扰乱教学秩序,对学生身心成长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1.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学生来到学校就是接受教育,教师就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切实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否则就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

2.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上课迟到,使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可导致教学内容用时紧张,进而赶进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可能发生教学事故。教师上课迟到,学生缺乏管束,可能出现意外事故,对学生造成伤害。

4.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负面示范。教师上课迟到,给学生做了不好导向,学生上课也会磨磨唧唧、拖拖拉拉,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三、原因分析

针对教务处两次教学集中检查,我们在二级学院部分教师中作了走访调研,对教师上课迟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1.思想上不够重视。有的教师认为上课迟到是件小事情,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2.心中没有学生。部分教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调查,就自认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上课迟到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甚至不会给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带来多大的危害。

3.缺乏时间观念。个别教师上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有时会因为临时有事或是课程冲突、变动等,来不及协调时间而导致不能按时上课。

4.组织纪律涣散。部分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教育事业失去信心,上课缺乏激情和主动性,行为拖拖拉拉、自由散漫,甚至存在混日子的现象。

5.缺乏教育服务意识。个别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和控制者,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置学生学业于不顾。

四、深刻启示

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要加强师德建设,用制度涵养师德,让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完善奖惩管理制度。对上课迟到的教师要有相应的处罚,做到奖罚分明,形成一整套奖惩管理制度。这种奖惩制度应该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绩效评定、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相关联,对教师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2.实行举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建立面向学生、家长、社会的意见箱、投诉电话等监督举报渠道和反馈平台。通过举报制度,对教师形成制度上的规范和警示。教务处还应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对反馈信息进行公布,查看整改落实情况。

3.建立教师工作日志信息公开制度与学生、家长和社会评议制度。各二级学院可以利用召开家长会,举办校园开放日、班主任接待日活动等机会,让学生、家长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全方位的教师行为评价机制。

4.常抓典型,让典型引领和指导工作。我们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模范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对广大教职员工中涌现出来的“师德标兵”要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奖励,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来教育人、引导人、带动人,使人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5.树立“课堂一分钟”理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教师来说,应该是课堂一分钟,课前十年功。教师要在课前三分钟到达教室,提前做好准备,那么一堂课50分钟就可以高效地利用起来,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6.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俄国作家、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样的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形象、品格,以期影响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从按时上课这样的小事做起,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也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上一条:医学院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微创新 送阅(第4期)
下一条: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校方责任保险工作作出安排 送阅(第2期)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党政办公网 版权所有  电话:0913-2081532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