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由
为了掌握学院目前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并申请万人规模高职院校所具备的实际条件,近期,学院组织召开了统计分析汇报会。会上,主管这一方面工作的同志拿出来的数据,令人大吃一惊:我们的统计年报和办学数据平台上学院的土地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新校区建设面积等还是四校整合初期的数据;2013年报考我院文史类、理工类第一志愿的人数均超过了省上下达的计划数,而我们的数据平台却显示理工类只有97.3%的上线率,究其原因,是主管此项工作的同志把第一志愿的上线率错误地理解成了学生报到率;学院新校区建设贷款额度已有1个多亿,但我们的数据平台贷款余额却显示为“0”,对此,部门负责同志说不清,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以没有人给他们上报数据为由推卸责任。
二、引发的后果
1.没有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学院发展的成果。这几年,全院教职员工为四校整合、新校区建设、教育部人才评估,为实现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成效显而易见。但学院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并没有通过统计数据真实地反映出来。
2.影响招生计划的争取。省上每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与各高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相关联,而以上建设成果的数据如不能统计上去,就直接影响到招生计划的争取,而且导致我们争取到的其他各类项目总是比同类院校少得多。
3.有碍学院“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学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举办本科高职教育专业,而专家组评审的依据就是各院校统计年报和办学数据平台的数据。如果那些数据一直停留在最初阶段,那么我们不就被人远远抛在后面了吗?我们的发展目标就会是空中楼阁。另外,我们的贷款余额记录为“0”,而国家今后一旦有消化地方高校贷款的机会,我们就可能被卡在界限之外。
三、几点启示
1.做事要有目标。共产党人的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正由于有这样的目标,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把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申办万人规模高职院校,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和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专业。因此,我们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做好本职工作,不能想当然,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抱着“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心态去工作。否则,既耽误个人、部门的事情,也影响学院的后续发展。
2.心里要装全局。这是高校管理,特别是二级管理体制下对每一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这个全局,一是目标全局,要紧紧围绕全院的目标做事。常言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知道全院的目标和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就不可能把自己的本份工作做好。二是树立全院一盘棋意识。当他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或是失误时,要善意地指出来,帮助他人少走弯路,而不是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任由其发展,看笑话。要站在全院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推诿扯皮,要合力攻坚,努力做到统筹兼顾、服务大局。
3.要有合作意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的。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使得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一定要增强合作意识,合作才能出成果。班子成员之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沟通、多协调;干部之间,互相谅解、合作共事;同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和谐的工作氛围。
4.建立和完善统计制度。这次工作失误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无人把关,无人对这个工作负责。按照管理学原理,没有人愿意对一项事情负责到底,除非把责任落实到他的头上。学院制定了那么多规章制度,而统计工作没有形成制度。统计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评价一个部门工作成果的基本依据。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明确主体单位和数据提供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要规范统计运行规则,实行分级审核和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要强化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将数据平台的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每年召开统计分析会,提高统计工作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