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政办公室
 首页 | 部门概况 | 会议纪要 | 服务指南 | 保密工作 | 档案工作 | 脱贫攻坚专网 | 校园普法 | 信息公开 | 学院首页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送阅>>正文
 
关于学院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建议 送阅(第10期)
2013-12-27 10:04  

按:当前,全院上下正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改革,大力创新,努力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并期在申办本科专业方面取得突破。值此关键时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既要干好职责范围内的事,又要站在学院事业发展的大局,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学院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近日,学院图书馆馆长刘秀慧博士撰写了《关于学院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建议》一文,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她这种立足本职、心系学院发展的精神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该文附后,请认真阅读、学习。

关于学院实行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建议

 

刘秀慧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我们应努力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更新管理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胆尝试任何有利于提高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和措施。

我认为在学院实行学分制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学分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单位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成效,目前已被许多高校所采用。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选择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志趣等特点,合理确定发展方向,优化知识结构,发展个性特长;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的选择,增强参与意识、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从本质上看,学分制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制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学校内部管理上,学分制的实行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教师、教学设施等资源,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各种特长。

以上是对学分制的一般理解,我提出学院实行学分制的建议是基于以下想法。首先,我们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如果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何谈高素质。其次,进入我院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能力不一定差,往往他们的情商与各种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完全可以让他们在高职学习期间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完成我院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再次,学分制的实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把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到学习上,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从而缓解学生与“钢性化”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减轻教学管理的难度,避免师生间的直接冲突,建立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校园更加和谐有序。最后,学分制要求学院开好选修课,因此促进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师开好选修课,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内容融进新知识、新技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增强教学活力,提高学院的竞争力。

关于导师制。导师制是一种教育模式,主要在研究生阶段实行,现在已有许多高校在探索本科阶段的导师制。所谓导师制,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教师既指导学生的学习,也指导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导师制能够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我院的实际,我认为有条件也有必要去尝试此项制度。实行导师制,可以加强学生管理,并形成我院特色,创出我院的管理品牌。但高职院校的导师制和重点本科院校导师制应该有所不同,也不同于高校辅导员。各二级学院的每个专业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指定由几位教师具体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事项。这是高职院校课堂教育的延伸,是辅导员管理体制的补充。同时也说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仍然是一种教育与管理,因此说导师制使教育、教学的管理更具有导向性和实效性。

高职导师制规定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仍然具有育人的责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技能、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当然,教师的劳动一定要计入教学课时中),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以学生为本,紧紧抓住教书与育人的环节,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学术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师制要求导师不仅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更要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进行面对面的学习指导和思想的交流,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发展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发挥教师育人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导师制保证学校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来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过程和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环节,保证学校在任何一个细节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以便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导师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英才。

另外,学院个别专业学生偏少,更有利于导师制的实施,可以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化劣势为优势。

上一条:做事要有目标 送阅(第1期)
下一条:总结经验 全面推广 扎实推进“多证书”制度——学院2013年学生多证书获取情况分析 送阅(第9期)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党政办公网 版权所有  电话:0913-2081532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