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巩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成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渭职院教〔2009〕3号)要求,学院决定对2012年立项的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验收范围
2012年立项的8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附件1)。
二、验收方式
结题验收工作采用专家网评及会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验收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项目材料整理阶段(4月13日-5月10日)
1.项目组成员录制课程教学录像。要求:包括课程整体设计介绍(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说明。
课程教学录像录制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项目负责人填写《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书》(附件2)。
3.项目负责人撰写《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报告》(附件3)。
4.收集整理项目建设成果材料。
(二)项目成果材料上网阶段(5月11日-5月17日)
项目组成员根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上网一览表》(附件4)要求将项目成果材料上传至学院精品课程网站。
(三)初审阶段(5月18日-5月22日)
二级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审核项目结题验收材料完备情况和材料上网情况,并签署初审意见。
(四)验收与审批阶段(5月23日-5月29日)
教务处将组织专家根据《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标准》(附件5),对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材料和网站资料上传情况进行验收,并验收结果报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四、项目验收等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通过”)、“不合格”(“不通过”)四级。
“合格”(“通过”)等级以上的项目视为通过结题验收,认定成为“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获得优秀等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将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凡验收“不合格(不通过)”者,学院将限期整改,无法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者,追回已资助的建设经费,同时取消项目组成员3年内申报教学相关研究项目资格。
五、材料报送
各二级学院于5月22日前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书》(一式三份)、《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报告》(一式三份)和《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结题验收评审组专家推荐表》(附件6)报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同时将电子版发至wzyzlk@126.com。
六、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结题验收工作,严格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结题验收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签署审查意见。
2.各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立项申报书中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认真填写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书和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充分准备项目结题的各项资料,并及时将资料上网。
3.各二级学院推荐一名评委,凡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参与人员不参加此次评审工作。
4.教务处信息电教中心安排专人协助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录制工作,同时负责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设计和建设工作,并为资料上传提供技术支持。
5.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结题验收完毕后,各项目负责人要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维护工作,并做好教学资料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资料上传工作。
联系人:魏恒 严宁 联系电话:2362109 3033101
附件:1.2012年度立项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2.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
申请书
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报告
4.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上网
一览表
5.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
标准
6.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结题验收评审
组专家推荐表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5年4月13日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5年4月13日印发
附件1
2012年度立项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项目组成员 |
二级学院 |
1 |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
李守杰 |
王俊全 魏 恒 宋双成 蔡立安 |
农学院 |
2 |
外科护理学 |
张王孝 |
王医平 李丰收 郭宇森 聂晓枫 |
护理学院 |
3 |
中药学 |
姬水英 |
刘丽宁 李新莉 侯晓苹 赵 华 |
医学院 |
4 |
内科护理学 |
郭建民 |
李水花 刘喜花 石 佳 雷琳娜 |
护理学院 |
5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达芳菊 |
赵红军 王 爱 向 琪 雷转运 |
基础课部 |
6 |
幼儿心理学 |
于晶汝 |
杨楠楠 周安荣 曹文权 李永明 |
师范学院 |
7 |
陕西导游 |
张 萍 |
罗芳玲 牛志英 张 婷 张雅菲 |
经济管理学院 |
8 |
古代汉语 |
郝正全 |
雷高社 王泉珍 雷丽萍 |
师范学院 |
附件2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书
课程名称: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课程负责人:
所属二级学院: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教务处制
二○一五年四月
填 表 说 明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表格文本中的各项请简要表述,做到言简意赅。
四、封面字体统一用三号仿宋_GB2312,内页表格各项大标题用小四号仿宋_GB2312加粗,内页表格各项填写用五号仿宋_GB2312。
一、建设团队和开课情况
课程 负责人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最终 学历 |
|
专业技 术职务 |
|
电 话 |
|
学 位 |
|
职业资 格证书 |
|
所在二级学院 |
|
E-mail |
|
课程 团队 成员 及 分工 |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 术职务 |
职业资 格证书 |
专业 领域 |
承担工作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近2年本课程开设 情况 |
学年/学期 |
总学时 |
学生数 |
任课教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程改革描述
(一)课程建设目标 |
1.课程立项原定目标: |
2.课程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
(二)建设前后教师队伍变化情况对比 |
1.教师数量与质量、双师素质与专业教师机构等的变化情况: (重点对本校教师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课程改革与建设能力,外聘教师的影响,教学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 |
(三)课程内容改革前后情况对比 |
1.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创新情况: |
2.课程内容结构变化情况: |
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改革情况: |
4.教学手段的改革变化情况: |
5.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情况: |
(四)教学条件 |
1.课程立项前教学条件状况: |
2.课程立项后教学条件变化情况: |
(五)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成果 |
1.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情况(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基地设备及其他条件): |
2.实习、实训环节及教学成效: |
(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
1.已建设的教学资源清单,持续更新和使用情况: |
2.教材开发与使用情况: |
(七)课程改革标志性成果 |
1.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或社会服务成果、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及教学成果: |
三、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四、本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改革设想
五、结题验收意见
(一)二级学院审查意见 |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二)专家组评价意见 |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三)学院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报告
二级学院: |
(盖章) |
课程名称: |
|
所属专业: |
|
课程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撰写日期: |
|
书 写 要 求
1.对照《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标准》指标体系逐一撰写总结报告,并对建设实施步骤、改进的方向与途径;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网站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说明。总结报告一方面是为了项目组梳理课程建设情况,发现不足,为后续建设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课程建设成果便于专家评估,所以报告内容可简明扼要但要突出关键评估点。
2.结题报告后面附相应的佐证材料复印件,如课佐证材料无法提供纸质材料而在课程网站中体现的,请在结题报告中说明,说明文字处用下划线标注。
3.总结报告文字格式:中文采用仿宋GB2312字体,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行距21磅;一级标题三号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其他标题小四加粗,段前0.5行;正文小四常规。
附件4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上网一览表
序号 |
导航栏 |
教学资源 |
1 |
课程设计 |
课程设置 |
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PPT、课程标准 |
课程内容 |
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 |
方法与手段 |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环境 |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视频 |
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视频(说课为主) |
2 |
教学团队 |
总体概况、课程负责人、团队成员 |
3 |
教学文件 |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试考核方式 |
4 |
教学资料 |
理论教学 |
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 |
实践教学 |
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环境、实训项目及内容 |
5 |
教学视频 |
授课视频(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3个以上 |
6 |
电子教材 |
电子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设计一致) |
7 |
教学图片 |
各项目涉及的教学图片 |
8 |
测试中心 |
习题库,试题与答案(不少于5套试题) |
9 |
教学效果 |
校外专家评价、校外企业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 |
10 |
特色创新 |
课程特色、课程创新 |
|
|
|
|
|
附件5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结题验收标准
1.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主 要 观测点 |
评审标准 |
分值 |
评价等级 |
A |
B |
C |
D |
E |
1.0 |
0.8 |
0.6 |
0.4 |
0.2 |
一 课 程 设 置 10 分 |
1-1 课程 定位 |
性质与 作用 |
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
4 |
|
|
|
|
|
1-2 课程设计 |
理念与 思路 |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
6 |
|
|
|
|
|
二 教 学 内 容 25 分 |
2-1 内容选取 |
针对性和适用性 |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10 |
|
|
|
|
|
2-2 内容组织 |
组织与 安排 |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
10 |
|
|
|
|
|
2-3 表现形式 |
教材及相关资料 |
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
5 |
|
|
|
|
|
三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25 分 |
3-1 教学设计 |
教学模式 |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
8 |
|
|
|
|
|
3-2 教学 方法 |
教学方法的运用 |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
6 |
|
|
|
|
|
3-3 教学 手段 |
信息技术的应用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
6 |
|
|
|
|
|
3-4 网络 教学 环境 |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
5 |
|
|
|
|
|
四 教 学 队 伍 20 分 |
4-1 主讲 教师 |
师德、能力与水平 |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
10 |
|
|
|
|
|
4-2 教学 队伍 结构 |
“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
10 |
|
|
|
|
|
五 实 践 条 件 10 分 |
5-1 校内实训 条件 |
设备与 环境 |
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
6 |
|
|
|
|
|
5-2 校外实习环境 |
建设与 利用 |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
4 |
|
|
|
|
|
六 教 学 效 果 10 分 |
6-1 教学评价 |
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
5 |
|
|
|
|
|
6-2 社会评价 |
社会 认可度 |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 |
5 |
|
|
|
|
|
特色 及政 策支 持 |
特色与创新 |
5 |
|
|
|
|
|
二级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与措施 |
5 |
|
|
|
|
|
2.评审说明
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
附件6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结题验收评审组专家推荐表
姓 名 |
|
出生年月 |
|
所属 二级学院 |
|
所在教研室 |
|
所学专业 |
|
参加工作时间 |
|
职称/职务 |
|
联系电话 |
|
推 荐 理 由 |
|
二级学院 意 见 |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注:1.推荐人员原则上要求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且主持或承担过院级以上教改或科研项目。
2.评审组专家在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前,不得对外泄露任何评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