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二级学院、部门、附属医院:
现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共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4年4月1日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依据省委高教工委、渭南市委宣传部对2014年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紧扣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工作和学院事业发展大局,从学院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学院改革、建设、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学院要紧扣实现万人规模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创办本科学院三件大事,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奠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动力,以巩固高校思想阵地建设、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建设富有学院特色的大学文化为重点内容,按照学院党政的总体布局,立足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一点一滴汇聚师生之智,一举一动落实学院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高职院校,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以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做好理论武装工作
(一)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将学习十八大精神与学院发展的实际和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切实推动工作的发展。发挥中心组示范作用和“领学”作用,抓好党员和教职工的学习,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确保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学习重点,以“三学三访”(全面系统学、对照典型学、研讨交流学;谈话面访、座谈走访、问卷查访)为载体,抓好两级中心组的学习,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开展集体学习、举办专题研讨会、召开交流学习会、“我的群众观”大讨论等形式,组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副处以上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研读,撰写心得体会,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使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副处以上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三)认真学习指导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政策和有关文件精神,科学研判学院科学发展的新形势,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师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对高职教育的自信、学院改革发展的自信、学生教育的自信,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生动实践,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四)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学习载体,搭建学习平台,通过大讲堂宣讲、专家解读、理论培训班、学习论坛、形势政策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理论学习,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师生解惑释疑。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实践活动。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广泛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宣传教育。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教职工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信、真懂、真用。三是是大力加强舆论引导,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大宣教”格局,使广大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产生共识、形成共语、付诸共为。四是以行为规范建设为着力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行为规范中。五是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重点组织好 “不负好时代,助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六是树立和宣传优秀典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鲜活的榜样。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以落实学院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完善思政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统筹,实现“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有效对接。
(三)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国情、区情、校情教育,深入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网络工作。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抓好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开展危机案例的总结和分析,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应对工作体系。注重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完善资助帮困体系。
(四)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一是加强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二是针对我院学生层次较多的实际,加强研究,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三是鼓励思政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参与科研,撰写论文。开展评选和表彰优秀思政论文工作,调动思政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
四、以“文化育人”为引领,认真落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一)认真落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一是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动,使广大师生领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要求,增强积极参与建设的动力。二是制订学院2014年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三是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整合学院资源,把大学文化建设渗透到全院各项工作之中,确保学院文化建设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切实取得成效。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院文化品牌。一是大力开展高雅艺术、文艺精品进校园活动。二是举办“大讲堂”等各类人文学术讲座,打造学院的特色文化。三是继续组织在重要节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文化宣传和文艺活动。重点组织好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活动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四是深化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运用读书演讲和歌咏比赛等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五是在师生中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广泛开展“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粒粮”及“光盘行动”等活动,使师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坚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比活动,力争培育出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新成果。
五、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今年年底,国家文明委要对我院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单位验收。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是我院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件大事,必须举全院之力,凝聚全院师生的智慧,努力争取优异的创建成绩。要扎实制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对照创建标准,落实责任,严密组织,把握重点,力求创建成国家级文明校园,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抓好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坚持从基础工作和基层创建活动抓起,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细胞工程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师生共建活动和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组织等活动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健全基层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标准,实施基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管理。
(三)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员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从生活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脚下做起,注重师生员工文明素质的养成。把提高师生员工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作为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内容、重要抓手。
(四)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好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道德模范进校园”活动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敬老助残、扶贫帮困、环境保护、公益劳动等活动。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教职工的宣传力度,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员工投身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五)加强诚信教育、文明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教育。形成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
(六)继续做好“六五”普法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法治进校园”,健全完善学院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六、以凝聚力量,提升形象为主题,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一)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做好内宣工作。要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与管理,有效发挥宣传窗口、平台、渠道和阵地作用,以专刊、专题、专栏等形式,精心策划,重点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举措、办学特色、办学成就,通过宣传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师生员工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推动优良校风学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校报的办报质量、影响力和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院广播站的质量。学院和二级学院、部门两级宣传体系要结合实际、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主动宣传,以宣传鼓干劲,以宣传促落实,以宣传扬正气,以宣传促和谐。
(二)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加强校园网、广播站及QQ群的管理和监督,掌握网上话语权和主动权,做到不缺位、不失语,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领导体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调动全院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要强化对外宣传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找准切入点,把握宣传亮点,加强与新闻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做好对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
(四)加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宣传思想教育队伍的业务学习、培训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实地观摩等,加强对师生通讯员、记者队伍专业指导和培训,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宣传干部队伍。积极整合全院宣传资源,完善各二级学院、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报送系统,积极主动地挖掘自身工作特色、亮点,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展示学院形象,扩大宣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