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市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脱贫攻坚专网>>中省市精神>>正文

陕西:打造一支不走的脱贫攻坚队伍

2017年10月16日 08:33  点击:[]

脱贫攻坚,是一场非赢不可的持久战,不仅要有铁打的阵地,更要有一支打得赢、守得住、永不走的战斗队伍。近年来,陕西省汉阴县聚焦破解脱贫攻坚难题,在建强驻村帮扶“四支队伍”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三线两化一平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简称“321”),充分整合农村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等农村人力资源,广泛汇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三线”联系实现帮扶“全覆盖”

党员联系群众。以“镇党委抓党支部、党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一条线,依托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推行有能力的农村党员直接联系2-3户党员贫困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收集建议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以“镇人大主席团抓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抓代表工作室、工作室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为一条线,健全村级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系走访贫困户,通过“周三接待选民日”“季度选民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分类交办贫困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中心户长联系村民。以“镇政府抓村委会、村委会抓中心护长、中心户长联系村民”为一条线,村委会推选中心户长,由中心户长协助镇村做好信息收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治安联防、重点人群帮教等工作,尽心竭力为贫困群众、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方位帮助和服务。

目前,全县6000余名农村党员,815名人大代表,2354名中心户长联系帮联18127户贫困户,形成了镇、村、户三级网络无缝对接,全方位、全覆盖联系服务贫困户的新模式,建成强有力精准扶贫网。通过“三线”纵向延伸到底,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最基本、最基础、最稳固的一线力量。

“两化”管理实现帮扶“精准化”

推进网格化管理。该县坚持因地因村制宜,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不遗漏、不交叉、不重复”的原则,以村为单位全覆盖设立一、二、三级网格,每个网格按15至30户、70至120人的规模划分,网格长由网格内的党员、人大代表、中心户长担任,主要负责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社情民意、积极济贫帮困、化解矛盾纠纷等事宜,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推进精细化服务。该县坚持从工作细微处入手,针对贫困户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利益诉求等情况,将其分为关心户(一般贫困户)、连心户(重点贫困户),实行“一线、热线”服务。“三线”联系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定期到“一线”贫困户中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将“三留守”人员、残疾人、鳏寡孤独、兜底贫困户定为连心户,每户确定一名党员、人大代表或中心户长,实行一对一包抓帮扶,时刻保持“热线联系”,因户施策、精准服务、帮困解难。今年以来,全县共收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积极为贫困户解决各类难题6500余件。

“平台”建设实现帮扶“常态化”

坚持以德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协商为形式、平台为支撑,着力搭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主体、村委会为执行主体、村监委会为监督主体、村级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五位一体”村民自治平台,群策群力、共同发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逐步形成。

重塑乡风文明。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扶贫先扶志为导向,围绕农村生产生活、邻里家庭、社会治安、公共道德等方面,逐村组织群众制定村规民约,逐户签订守约承诺。同时,大力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提炼推广优良家风家训家规,引导广大群众遵规守约、身体力行,真正让村规民约“约”出自力更生的淳朴民风,“规”出团结奋进的文明新风,全面增强贫困群众的发展意愿和奋斗精神。目前,全县80%的行政村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征集优选家规家训200余条,其中“沈氏家训”被中纪委在全国推广。

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组织。依托龙头企业、现代园区、合作社和能人大户牵引,建立了一批农户参与、互助互惠、带动发展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资金互助协会,群众自发成立了一批志愿者协会、道德评议会、老年协会、环保协会等公益慈善服务组织,引导带动贫困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抱团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推动了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实现了造血式、精准化扶贫脱贫。目前全县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0余家,互助资金协会54个,志愿者服务队180余支,红白理事会50余个,其他类社会组织100余个,农村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积极开展民主协商。依托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人士、群众代表等,对涉及村上的贫困户识别退出、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等重要事务,广泛开展民主协商,真正把群众的建议意见变为村党组织的思路和决策。

打造高效信息平台。该县把“互联网+”灵活运用到脱贫攻坚中,筹资100余万元,建立了村级信息大数据系统,将村级党组织体系、三线两化服务体系、社会组织体系、便民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美丽乡村工作融为一体,建立“6合1”信息平台,实时采集信息,实现动态管理。依托“手机+党支部”平台,全县绝大部分村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村务公开、联络沟通、服务群众等工作的同时,着力开辟农产品营销渠道,积极为贫困群众和市场牵线搭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门路。

创新方式实现帮扶“实效化”

在“三线两化一平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推行中,以严考实评、双向激励为导向,用完善规范的程序促落实,用动态常态的督查狠推进,用严厉刚性的问责求实效,在持续发力、构建长效中把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把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定海神针”,将“三线两化一平台”纳入县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工作制度,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汇报、动态督查、民主测评等多种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动态随机对贫困群众进行脱贫攻坚满意度抽查调查,推动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奖优罚劣作为倒逼履职尽责的“金匮利器”,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群众反响好的“三线”人员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不能及时有效完成交办工作任务的“三线”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进展严重滞后的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或给予纪律处分;对拒不履职的党员视情节劝其退出党组织;对拒不履职的人大代表视情节召开相关会议罢免其代表资格或在下届代表人选中不予提名;对拒不履职的中心户长将视情节予以更换调整。同时,将村干部工作成效与津补贴发放相挂钩,依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发放等次;对“三线”人员,根据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情况实行“一案一补”,全面调动“三线”人员工作积极性。

上一条:习近平: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条:陕西:打造一支不走的脱贫攻坚队伍

关闭

 

党政办公网 版权所有  电话:0913-2081532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